十年最冷!2021年房地产行业收缩全景图

日期:2021-12-14 09:49:00 来源:战略研究组

1639446710594001.jpg


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自2000年,已经度过了最辉煌的20年。

进入2021年,行业开始出现急刹车。

政策调控层出不穷,“房住不炒”深入人心,行业动荡剧烈。

有人认为,地产行业和教培行业一样,其收缩已深不可测。

那么,房地产行业是否正在收缩?如何衡量? 

以下10个维度值得深挖。





一、市值规模:

百强房企第三季度股票市值缩水超10000亿


万科年初市值3334亿元,截至发稿日市值仅2313.5亿,已跌去30%。


恒大年初市值1972亿元,当前则仅有185亿,已蒸发90%。


根据统计,2021年三季度,地产股整体继续保持下跌态势,在继二季度缩水超3000亿元之后,三季度百强市值房企的市值总和继续缩水10983亿元。84家房企市值下跌,占比超8成,仅有16家房企市值上涨。


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,房地产板块在同期各板块中收益排名最后,下跌21.3%。


图表1:2020年1月-2021年10月各板块收益情况

1639446975773642.jpg

资料来源:通联数据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销售下滑、融资收紧、个别房企的风险事件,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投资者对地产的悲观情绪加重,地产股票下跌也在情理之中。


增量市场见顶,市场规模收缩,行业利润下滑,是房地产市值的长期利空因素。


综合来看,房地产市值在短期内还将继续收缩,若行业杠杆能够顺利降落,经营风险好转,利润率稳定在某一水平,市值才能随之趋于稳定低水平。



二、市场冷却:

多个一线城市成交量创10年新低


二手房成交量被认为是楼市风向标。“北上深广杭”五大城市二手房成交量,均在10月份触底,其中深圳更是创下12年新低。11月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,但仍然远远低于市场荣枯线以下,要想完全恢复,还需持续政策利好支持。


图表2:深圳市2021年1-11月二手房成交量(套)

1639447029362309.jpg

资料来源:深圳市住建局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从房价来看,2021年初至今,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已跌破1万,同比变化也趋于5%以内。这正是本轮房地产行业调控“三稳目标”的成果体现之一。


图表3:2021年2-10月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及同比变化

1639447057623199.jpg

资料来源:国家统计局、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从房地产供求关系看,尽管局部还会有供不应求,但是总体上已经进入了总量过剩的阶段。新房库存堆积,主要城市平均去化周期达到了11.2个月;二手市场横盘,主要城市二手成交几乎腰斩。


从城市化进程来看,城市化率还有10%增长空间。城市群、大都市圈、国家中心城市、超级大城市还在发展中,中国不存在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,但也不会再产生过去十几年五年翻一番、十年翻两番的那种历史性现象。



三、回款惨淡:

多数房企下半年回款不足50%


进入7月以来,房企单月销售额同比增速首次转跌,8月,9月跌势进一步扩大。10月单月,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.24万亿,同比下跌22.65%,又创新低。


图表4:2021年1-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

1639447109380228.jpg

资料来源:国家统计局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受此影响,叠加融资端压力和行业信心受挫,房企下半年回款极为惨烈。

房企暴雷内部主因,就是销售回款不利导致的经营性现金流恶化。

恒大都做到TOP3,年销售额7000亿量级,且2020年就实施了“降负债”发展战略,为何还会爆雷?

其本质就是恒大信用危机,引发经营性现金流恶化。7-9月恒大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下降-13%/-26%/-91%,呈现快速下滑态势,进一步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快速恶化。其次,银行按揭放款周期拉长,恒大回款也相对困难。


四、投资放缓:

投资增速38%骤降至7.2%


2021年1-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2.5万亿,同比增长7.2%,已经低于疫情前长期保持的10%左右的水平。

房地产投资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和融资环境,二者未来均是收缩之势,带动投资规模压降。


图表5: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-累计同比

1639447182249669.jpg

资料来源:国家统计局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预计2021年全年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约5%到6%,即全年投资总额约15万亿左右。这将是一个峰值,2022年开始,房地产投资规模将逐年下降,并大致保持在市场规模80-90%左右的水平。


五、利润压缩:

行业净利率将从12%收缩至 5%以下


区域深耕的优秀房企滨江集团净利率也只有5%,其董事长称,“从现状看,5%算高的了,低利润已经成为行业常态”。

数据显示,2021年,房地产行业盈利惨淡,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加速下滑至20.8%,6.5%,归母净利则只有4.6%。

在A股121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中,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者达40家,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者达52家,占比超4成;31家房企亏损。稳健如万科,都遭遇了利润“滑铁卢”。


图表6:2015Q3-2021Q3 房地产板块毛利率、净利率以及归母净利率

1639447582340536.jpg

资料来源:通联数据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盈利惨淡的背后,是收入增长的乏力和成本的全面上升。

销售端,市场信心受挫,购房者观望情绪攀升,“金九银十”失约。

投资端,集中土拍政策出炉,多采取“限房价、竞地价”或“限房价、限地价+竞自持与配建”的方式,自持与配建本质也提高房企隐性成本。“售价锁定、成本攀升”正令房地产行业变得无利可图。同时,行业内耗加剧,第一轮土拍 “高溢价、高流拍”并存,甚至出现房企“拿地即亏损”。

融资端承压,使得房企不得不打骨折卖房,降低了营收天花板。

成本端,人口红利不再、材料成本也上涨,进一步挤兑了行业利润。


六、负债稳降:

资产负债率将从80% 收缩至50%以下


此前,中国房地产行业以及房企的负债率堪称“世界之最”。整个中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表现为土地批租、开发建设、销售预售三个环节都是高负债运行。美国、日本等国家房企的负债率则只有20%。

9万多个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率2019年3季度(疫情前)达到80.3%。

目前行业杠杆水平在不断下降, 在“三条红线”等融资政策约束下下,房企积极降低杠杆水平,预计年末行业杠杆率将继续下降。


图表7:2011-2021Q3 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

1639447692662739.jpg

资料来源:通联数据、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


放眼更久远的未来,未来十几年,房地产企业高负债情况会发生根本的转变:

一是严控拿地资金来源。近年来,北京、广州等多地出台政策,规定房企拿地必须使用自有资金。集中土拍政策实施以来,拿地资金来源监管趋严,拿地资金的杠杆也将进一步降低。

二是加强预售资金监管,不排除会出现现房销售。2021年下半年以来,多个城市出台相关政策,加强对预售资金的监管。未来预售资金监管合规化将是一大趋势。

三是纯开发模式转变,“销售+持有”模式或成主流。未来,房地产开发将从100%销售型开发转型为销售部分、长期持有出租的模式。持有模式下,可以长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,还可以发行REITs进行股权融资,将负债资金转换为权益资金,从而降低负债。

总之,未来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经营模式或将在2-3年内得到彻底转变,负债率会从80%降到50%甚至20%以下。


七、组织精简:

企业普遍裁员30%以上


战略收缩已成为当下房企一种普遍的危机应对方式。


一方面,房企组织精简的频率越来越高。房企通过调整组织架构,促使管理扁平化,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所在城市的深耕,提高市场占有率;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,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

另一方面,2021年以来,房企出现了大规模裁员现象。


从财务报告数据看,近三年头部房企的员工人数都从超过13万的高峰大幅下降。


万科2021年6月30日在册员工数量为10.58万人,相比去年同期的13.35万人减少了20.7%。


深陷危机的恒大今年中期报告尚未披露,相较于高峰期的13.16万人,目测实际员工减少数量可能达到了50%。


网上还流传着一张房企裁员的图片,里面还有一些不太知名的中小房企,在看不见的地方,裁员的力度可能更大。 



八、住房结构:

商品房占比将由90%收缩至50%以下


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,尤其是2003年后,我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大约是:90%是商品住房,10%是保障性住房,商品住房占绝对主导地位。


长期以来的“重市场、轻保障”使得我国住房资源拥有不均匀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住房建设规模的扩大,住房需求总体得到满足,但住房资源占有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愈加凸显。


因此,近年来“住有所居”不断被提倡,政策导向也逐步明确。“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”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政府文件中。


图表8:近年来各城市保障房政策规划

1639447844778944.jpg
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资料显示,美国新建住房仅30%-40%是直接出售的,50%-60%新房由房企自持并出租。出租30-50年后,房企可以获得房价上升的收益;还可以将租金进行资产证券化,快速回笼资金。


未来十几年,开发商用于租赁、长期持有的比例会逐渐增加,政策也会向保障房倾斜。


新增房屋结构中至少会有50%左右是租赁住房,其中保障房的比例可能达到40%以上。而用于销售的新房将收缩至50%以下。



九、民企阵营:

下半年80%房企不再投资拿地


过去10年,在top10榜单中,国企销售额和国企席位逐渐形成碾压,民企已逐渐式微。


图表9:2010-2020年房企top10国企VS民企

1639447889624981.jpg

注:万科具有国央企背景,视同为国央企。
资料来源:克而瑞,爱德地产研究院整理。


政策调控的确加速了国央企在这一轮的胜出。


拿地端,第三轮土拍,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厦门、重庆、北京6城的成交土地中,国央企拿地金额占比都在80%以上。


融资端,据亿翰数据,具有国企和央企背景的房企平均融资成本大概在4.84%,而其他民营房企平均融资成本为6.43%,较国央企背景的房企高出1.59个百分点。本轮银行间市场发债,央国企无疑第一批“吃螃蟹”,优秀民企也只能次之。


销售端,央企国企更容易获取按揭额度,更容易受购房者青睐。保利发展1-11月实现销售额4982亿元,已经反超恒大进入了前四。 



十、房产经纪:

贝壳市值蒸发90%


三年前,头部房企万科率先喊出的那句“活下去”,如今用在房地产中介行业似乎也不为过。

最能打的贝壳找房今年三季度亏损了8.88亿元,创始人去世后,市值已自高位下跌90%,10月“裁员20%”的消息甚嚣尘上。

行业冬天里,陷入“速冻”的除了贝壳,还有房多多。三季报显示营收1.69亿元,同比下降79.4%,净亏损3.55亿元。截至发稿,总市值由最初的6.3亿美元缩水至4631.1万美元,几乎蒸发了90%。 

作为曾经是房地产代理行业TOP1,世联行堪称中介“老兵”。7月,世联行引入珠海国资委成为第二大股东,转行“新型城市产业发展商”。
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,导致中介行业十分不景气。今年10月,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连续6个月下跌,创近12年新低,与之向呼应,深圳已有642家中介门店关停,实名登记中介人员较今年峰值减少6000余人,较去年同期减少14.2%。

关店潮只是开始,开发商的自营业务降低其对房多多等中介平台的依赖,例如,碧桂园服务的“有瓦”、万科的“朴邻租房”等。

通过官方平台的去中介化模式,逐渐试点。8月杭州上线“个人自主挂牌房源”系统;深圳上线新版二手房交易网签系统,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。如果北上广深加上二三线总共70个城市,全部推行这种“自助卖房系统”的话,房产中介90%的服务内容将被涵盖,行业的饭碗几乎被端走。 

未来,房产经纪行业或将分化,如房产交易税费咨询、置业顾问等等。


总结


纵观近几十年发展框架的脉络规律会发现,我国经济大势是以10年为一个周期的。


1980年代,是改革开放的时代;1990年代,是国际贸易的时代。


2000年代,我国正式步入房地产的时代,这是中国全面工业化、跨越式城市化,与经济全球化两大合力交织,所必然塑造出来的经济图景。


进入2010年,我国经济已经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。现代化城市的硬件要求已得到满足;房地产作为货币超发蓄洪池的历史窗口已关闭。至此,房地产行业的经济使命已完成。


历史车轮向前,也许房地产行业的危机从来不是调控、不是市场,最终可能是过去的“自己”。



尾.jpg


Copyright © 深圳市爱德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粤ICP备07076347号
免费预约爱德产品演示
立即预约

关注“爱德研究院”

每天学一点不动产经营干货小知识

Copyright © 2021深圳市爱德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备案号:粤ICP备07076347号

免费预约演示

我们将通过电话与您联系,为您提供产品演示服务。

免费预约演示

请您正确填写联系信息,我们将通过电话与您联系,为您提供产品演示服务。

需求产品(可多选)

数智化运营管理
数智化业务管理
数据中台
*请阅读 《爱德数智服务法律声明及隐私政策》,我们不会将您的信息分享、售卖或交换给任何第三方公司作为销售推广之用。

预约演示

在线沟通

电话咨询

400-1123-968

关注微信

返回顶部